节水减排新篇章,增效降耗新标杆

2025-03-24

近日,国家水利部主办的2025年“节水中国行”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市朝阳区启动,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作为商业综合体节水先进典型,被选定为全国节水大会典型示范现场,全国及各地水利部门代表、技术人员百余人来国贸中心参观调研,观摩节水成果展示。

国贸中心始终坚持 "绿色低碳",将污水处理和节约用水作为节能降耗的一大重点。为了进一步降低污水排放并扩大节水效益,国贸中心全力聚焦污水处理 “五级净化工艺”,实现了水循环利用层面的重大突破。国贸中心分别在2016年、2017和2023年,通过对三个原有再生水处理站的升级改造,在原有仅收集生活洗浴废水处理的基础上,开创性地将生活污水与含油餐饮废水汇集引入再生水处理站,研究采用“旋流曝气池-AO-MBR-臭氧活性炭” 深度处理技术,成功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商业建筑的再生水处理站空间狭小、水源不足、餐饮含油废水难以处理等行业难题,整个工艺流程环环相扣:首先通过旋流曝气池对含油废水进行除油处理,紧接着将混合污水进行生化降解;随后借助MBR平板膜技术实现高效的固液分离;之后,利用臭氧进行脱色除味以及消毒杀菌,再通过活性炭吸附与过滤的双重净化手段,严格把关。利用以上工艺,在不增加场地占用的前提下,将处理水量大大提高,日处理能力达2900吨,处理后再生水水质也大幅提升,优于常规再生水回用标准。

国贸大厦A座再生水处理站 日处理量800吨

“三站合一”再生水处理监控平台

随着再生水产量的增加,大量富余优质再生水只能排放市政管网。空调冷却塔作为建筑用水大户,每年需要消耗大量自来水,但是再生水用于民用建筑的空调冷却水补水,国内尚是空白。为拓宽中水用途,国贸物业大胆创新,详细监测再生水水质,增加处理环节,不仅将再生水用于冲厕、绿化等常规用途,还延伸应用于空调冷却水补水。每年替代自来水共计40 万吨。国贸中心万元GDP水耗连续5年下降,2024年,国贸中心万元GDP水耗仅为2.95立方米,低于朝阳区平均值4.17立方米,远低于北京市平均平均值8.45立方米。同时,在经济业态持续增长的情况下,单位建筑面积水耗从2012年的1.63吨/㎡下降至2024年的1.18吨/㎡,降幅达27%,展现出卓越的节水成效。

另外,通过精准维护与科学筛选评估机制,国贸中心再生水处理站的水处理主体单元--MBR 膜片的使用寿命从行业常规的5年延长至7年,膜片成本费用下降 40%,充分展现出高效运营与成本节约的显著优势。

由于国贸中心节水举措的成功运用,为再生水回用于民用建筑的空调冷却水补水提供了坚实的案例依据。国家标准编制专家在广泛调研基础上,2018年修改了国家规范《建筑中水设计标准GB50336-2018》第4.2条,补充了再生水应用于民用建筑空调冷却水补水的相关条款,为行业节水应用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典型案例,推动了建筑领域节水减排与可持续发展,这也是国贸中心对全国节水减排事业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。

在此次全国节水周的参观交流活动中,与会专家一致高度评价了国贸中心的再生水回用创新实践,认为国贸中心通过系统化集成再生水回用技术,将节水理念创新性地融入商业综合体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,打造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商业节水新模式。这一实践不仅展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,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商业领域节水新路径,对推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示范意义。

查看更多 电子期刊

为您提供最贴心的优质服务

SERVIC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