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2万平方米——这是国贸中心的建筑面积。在这座现代化建筑群中,写字楼、商城、酒店、公寓等多种业态相互交织。这里不仅是北京最重要的商业地标之一,更是一个承载着无数企业与个人梦想的平台。
让这座超大型商务综合体安全运转的背后,是一支323人的物业服务团队。16名物业部成员和307名项目部成员,分为七个技术小组和一个政策研究小组,构建起专业完整的运营体系。从设备维护到改造更新,从租户管理到资料整理,每一个环节都精准到位,每一处细节都不容有失。
守望相助:全天候的防护
作为超高层建筑的国贸大厦A座和B座,其安防系统堪称一座“科技堡垒”。团队运营着覆盖全楼的监控系统,包括50路模拟监控和1593路数字监控,实现近乎无死角的安全防护。完善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、消防联动系统、燃气报警系统构成了严密的安全防线,守护着大厦内每一个角落。
在国贸中心区域内,物业团队负责着65项维护工作。每一个系统都像人体的器官一样,需要细心呵护。从地下车库到顶层机房,从电梯井道到办公空间,都留下了工程师们忙碌的身影。夜幕降临时,当大多数人结束一天的工作,这支团队依然在坚守岗位,确保大厦的各个系统平稳运行。
开拓创新:设备的更新优化
随着时代发展,设备更新改造成为确保写字楼一座和二座持续安全运营的关键。从2016年开始,团队启动了一项重大工程:在不影响大厦正常运营的前提下,完成23部电梯的更新改造。
这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程。每台电梯的曳引机重达2000-4000公斤,如何在不影响日常运营的情况下完成更换?团队创新采用“工厂拆解、现场组装”的方案,将高速电梯分解为八个部分,低速电梯分为三个部分,通过现有电梯分批运送。改造后,写字楼一座和二座最快的电梯速度可达7米/秒,这要求安装精度极其严格,容不得丝毫偏差。
写字楼在二座电梯改造中,面对庞大的客流量,物业团队采取更灵活的方案:将改造节奏调整为“每次改造1部”,并在高峰期临时调配货梯转为客用,最大限度降低对租户的影响。
精益求精:专业的服务保障
每年约百余个租户的装修项目,都经过物业团队严格的把控。从前期图纸审核到现场管理,从安全培训到竣工验收,每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标准流程。特别是在夜间施工期间,物业团队安排专人进行巡检,确保施工安全。
近期的一次消防安全检查中,物业团队及时发现并处理了某会议室的设备隐患。在处理突发的门禁系统故障时,他们更展现出快速响应和专业处置的能力。这些都是在为国贸中心这座“城中之城”的安全运行默默付出。
注:租户致国贸中心写字楼部物业团队的表扬信
科技引领:数字化的智慧管理
2023年6月,物业团队启动了重要的数字化转型工程,系统整理了十年的纸质资料,配备专业的密集柜和标识标牌,建立起规范的实体档案库。而在数字化建设方面,物业团队通过两个独立的FTP服务器系统,分别管理工程资料和工程图纸。
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电子化改造,物业团队建立了完整的分级权限管理制度,确保各类资料的安全性;开发了便捷的检索系统,提高工程师的工作效率;构建了标准化的资料更新流程,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。通过这一系列举措,物业团队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向数字化、智能化的转变,为国贸中心的长期稳定运营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。
薪火相传:技术的永续传承
“要把每一次维修当作培训,把每一次改造当作课堂。”物业团队深知,守护国贸中心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创新。通过技术培训、管理培训、安全生产培训和服务培训,确保专业技能代代传承。
当客人们在国贸中心工作、购物、休憩,享受这里的繁华与便利时,这支323人的物业团队30余年如一日,在幕后默默守候。正是他们的专业与匠心,让国贸中心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,在北京的天际线上熠熠生辉。